□本报记者 顾嘉乐
太仓是著名的“德企之乡”,30多年来聚集了500多家德资企业。根据中国德国商会调研,人才是德企选址考量的重要因素之一。在太仓对德合作的发展过程中,“双元制”职业教育模式对形成德企集聚、推动德企在太仓发展壮大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“双元制”职业教育是德国制造业发展的“秘密武器”,这种“一头连着职业学校、一头连着实训企业”的联合培养方式,在太仓形成了本土化合作模式,累计培养了1万多名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,成为太仓对德合作的亮丽名片。
■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配套供给
暑假到来,9名来自省太中专的“双元制”学徒将在海瑞恩培训中心度过整个假期,除了学习专业的技能知识,他们还要进行内部周转的小型订单的生产,以便快速熟悉生产流程。2013年,海瑞恩精密技术(太仓)有限公司与省太中专合作,开启了“双元制”学徒培训,通过校企合作、工学交替的方式累计培养了近400名高技能人才。
海瑞恩培训中心培训师严雨就是海瑞恩早期“mini双元制”培训班的学徒之一。他介绍,“双元制”学徒主要在学校进行理论学习,在企业进行技能学习,随后在相应的生产岗位进行工作实训,毕业后就能在企业就职。同时,他也是海瑞恩资助赴公司德国总部进修的首批学徒之一,在德国进行了长达5年的定向技能培养。
“双元制”与普通职业教育最大的区别,就是定岗。学生在与心仪的企业签订培养协议后,就成为了企业的“准员工”。根据海瑞恩和省太中专的合作项目,学徒们不仅能考取AHK技能证书和德语证书,还将按照赴德国总部进修的目标进行选拔和培养。前不久,5名海瑞恩1751班毕业生赴德国总部进修。到今年底,海瑞恩资助出国的学徒将达到24人。这样做是为了让德国总部新项目新技术转移至国内时,马上有相应的技术人才接手。
海瑞恩培训中心培训经理邵长孝表示,产业链的转移需要配套的人才链供给,“当我们整个生产环节从德国迁到中国的时候,相应的人才建设模式也会从德国转移到中国来。同时,我们的人才梯队建设需要高技能年轻人才的加入,学徒经过‘双元制’的系统培训,在毕业之前就可以达到企业的技能要求。”
如今,太仓已经构建了中专、大专和本科多层次有序衔接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,建立了“政行校企”四轮驱动的本土化培养模式,成为中国最大的“德国职业资格”考试和培训基地。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中德双元制学院副院长郑爱权介绍,随着近年来企业转型升级和制造业“智改数转”的发展大趋势,“双元制”培养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革,“‘双元制’以企业需求为主导,这些年,企业岗位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我们也从单纯的技术培养转向更重视人才素质的培养。”根据企业的反馈,健雄学院输出的3000余名“双元制”技术人才中,毕业5年以上的65%的人员已经成长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和部门领导。
■探索开发双元制人才管理一站式服务平台
企业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,必须拥有大量在生产一线训练有素的员工。为了促进就业活力,助力经济社会发展,
太仓也在不断探索创新“双元制”教育模式,建立了全国首家中德双元制职业教育产业园,推动中德两国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合作步入全新阶段。
中德双元制职教产业园位于高新区,从地理位置上说,处于周边产业集群的“C位”。该产业园是集技能培训、考试认证、师资培训、产教研究、国际教育合作、人才储备等功能于一体的产教发展综合体,围绕“双元制教育服务产业”和“双元制教育产业化”,探索开发园区、企业、人才精准匹配的双元制人才管理一站式服务平台,建成投用后将每年培训高标准技能人才5000人次。
该产业园规划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,已入驻德国客尼新能源汽车职业培训中心、AHK学院等优质职业教育供应商,以及职业技能鉴定中心、院校等各类合作项目,初步形成了职业教育产业生态。目前,该产业园正在建设中,其中7、8、9号楼计划第三季度先行投用。“8号楼是高新区打造的公共培训中心,服务对象主要包含企业员工、学校学生以及社会人员,经过培训中心的培养,可以考取各个课程的认证,同时会进入产业园的人力资源库,向长三角以及全国各个企业进行推荐和输出。”太仓中德办双元职教科科长金振浪告诉记者。
太仓德企普遍看好这一本土化“双元制”培养模式。巨浪凯龙机床(太仓)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威利·瑞斯特表示,“双元制”职业教育将成为企业在实践以及理论领域的重要一部分,产业园将培养大量年轻人才,这有利于所有在太德企发展。
据了解,“双元制”培养的学徒,上学期间有明确目标,学习特定技能,不少实现了招生即招工、进园即进企、毕业即就业,较好满足德资企业对专业技术工人的需求,反哺了太仓产业发展。得益于良好的投资环境和“双元制”本土化推广,大批德国企业落户太仓,形成职业教育、技能培训与地方经济发展、产业升级相生相伴、互惠共赢格局。(来源:太仓日报)